相关资讯

俄罗斯国库“告急”,恐能帮普京扭转局面的,唯有中国的天价大单

发布日期:2025-02-05 12:56    点击次数:158

俄罗斯天然气产业困难重重,引发国库“告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只有早日和中国敲定拖延已久的天价大单,才能帮普京政府迅速扭转局面。

俄罗斯能源巨头俄气的战略部门主管萨哈罗夫在国家杜马会议上指出,俄气目前在亏损中进行天然气生产。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确保俄气拥有足够资金以维护和升级天然气设施,那么长期的天然气生产和供应将会受到影响。

因此,萨哈罗夫向俄气提出了两个建议。

首先,要提高独立天然气生产商通过管道运输天然气的费用。目前,俄气垄断了俄罗斯国内所有的天然气管道,自2015年起,独立天然气生产商通过俄气管道运输的费用一直保持在每一千立方米天然气运输一百公里仅需62.5卢布,俄气希望将这一价格提升至170卢布。

第二个提议是提高国内天然气的价格。由于像俄气这样的公司之前主要依赖天然气出口获得收入,因此它们对国内的供气价格相对较低。

自俄乌冲突开始以来,俄罗斯政府多次提高国内的天然气供应价格。根据之前发布的计划,预计从今年7月1日起,俄国的天然气价格还将上涨10.2%。俄媒估算,经过这轮价格调整后,自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居民的天然气使用价格涨幅将累计达到37%,而工业和电力的用电成本将增加21.3%。

萨哈罗夫目前呼吁继续提高价格,这表明俄气认为,之前的多次涨价措施并未能有效帮助公司摆脱困境。

公开数据显示,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在2023年首次亏损,自1999年以来的首次亏损。虽然在2024年实现了盈利,但其核心的天然气业务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俄气仅依靠其他投资勉强维持盈利。

俄气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在西方制裁的影响下,其面向欧洲的天然气出口遭遇重重阻碍,导致出口收入明显下降;另一方面,作为普京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俄气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需缴纳更多的天然气开采税等相关费用,从而进一步推高了其运营成本。

然而,在目前的阶段,这两个问题都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普京政府不可能在俄乌冲突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对俄气实施大幅度减税。同时,俄罗斯对欧洲的出口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甚至有可能在2025年出现完全中断的局面。

因为乌克兰拒绝续签合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无法通过乌克兰的输气管道继续向斯洛伐克等国家供应天然气。乌克兰军队将目标转向了俄罗斯的另一条重要管道,频繁利用无人机攻击经由土耳其通往巴尔干半岛的“土耳其溪”,企图毁坏这条管道。

此外,“北溪”管道仍未恢复正常运行,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在未来一两年内难以完全恢复。

俄气可能会考虑把焦点放在国内,原因一方面在于说服国内的政治人物相对简单,另一方面是国内天然气市场规模相当可观,每年的天然气消费量超过5000亿立方米。如果能够继续提高价格,俄气确实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然而,俄气没有意识到国内天然气价格的上升将会推高工业生产成本,从而削弱俄罗斯制造业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会增加民众的生活支出,这对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不利。因此,俄国政府可能不会赞同进一步提高国内市场的天然气价格。

因此,俄气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仍然是依托俄政府的东向南进战略,调整天然气出口结构,尽快确定与中国商谈的一系列合作项目,使中国真正取代欧洲,成为俄方主要的天然气出口市场。

俄罗斯方面目前与中国洽谈的项目主要有两个。其中一个是通过蒙古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这条管道的设计年输气能力超过500亿立方米。一旦达成协议,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每年将能够从中国获得上百亿美元的收入。

第二个是俄罗斯方面近期着力推进的中俄哈管道项目,该管道的年设计输气量大约为450亿立方米,其中350亿立方米将输送至中国,每年的交易额预计也将达到百亿美元的规模。

在管道天然气的合作通常持续数十年的背景下,这两个项目实际上都是交易额达数千亿美元的重大项目。

尽管管道的建设需要时间,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仍然可以依据“照付不议”的原则,在签约后立即从中国获得一大笔预付款。此前,“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签署协议后,中国一次性支付了超过百亿美元。这些预付款将足以帮助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渡过难关。

中俄在天然气价格等细节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这也导致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等项目的供销协议迟迟未能正式签署。若俄方不希望俄罗斯天然气公司面临更多经营困境,或是为了避免提高公众的生活成本,就必须尽早转变思路,为中国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的天然气出口价格,并迅速确定这两国之间的重要天然气交易。